未命名
红色文化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积淀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革命史迹与精神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珍品,对传承民族文化和革命精神、引导乡村红色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乡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乡村红色文化旅游,对乡村振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乡村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规划不合理,同质化严重
开发计划应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是,较为遗憾的是很多地方并没有统一协调规划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缺乏科学性,规格不够合理。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及服务模式严重同质化,价格方面出现恶性竞争。
资源整合与品牌塑造困难
许多红色资源在开发的时候未能与当地乡村特色的自然资源、风俗节日相结合,特色不足,旅游形式单一,内容较为枯燥,且经济价值未得到有效挖掘。
区域分割更是加大了旅游资源整合的难度,难以构建统一的品牌形象,导致品牌意识淡薄。
红色旅游活动失去本真性
许多地方的红色旅游地的旅游活动内容相似,形式单一,参与性差。而且乡村红色旅游的开发忽视了乡村旅游中“乡村性”,“古风”与“现代”在整体中显得格格不入。
过度的城市化和商业化,从而丢失了乡村旅游中的本味,失去了乡村独有的“土味”,失去了乡村的民俗气息。
红色旅游专业人才不足
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在旅游行业尤其是乡村旅游中最能体现出来 ,已成为旅游产业的严重隐患。在红色旅游活动中大多数的从业人员都是当地村民,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下,很多村民不愿意花钱请人管理,用人制度不合理,不完善。
这些问题都在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由于红色旅游的开发起步较晚,相应的人才培训机制也不够健全。
红色旅游市场波动明显
红色旅游带有明显的国家政治色彩,发展不太稳定,呈现为波浪式发展态势,在纪念日前后和黄金周期间会明显的出现旅游高峰期。
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整合发展的战略意义
优势互补,增强竞争能力
充分利用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优势,发挥红色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乡村旅游资源中青山绿水的生态气息。
有效拓展市场边界
拓展旅游市场包括拓展旅游产品的市场和拓宽客源市场。在旅游产品方面,能将原有结构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的旅游产品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加以更新、创新。
客源市场能够形成有效嫁接,同时可以吸引乡村旅游爱好者参与红色旅游活动,也可以推动红色旅游者参与体验乡村旅游活动。
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革命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等作为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拥有厚重的历史气息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需要大力继承与弘扬。
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充分整合,能够的有效保护和传承红色旅游资源和红色精神遗产,实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互动融合式的可持续发展。
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整合发展策略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人才的引进及其专业素质培养,是加快旅游业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应利用各种政策条件,吸引高层次人才投入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发展,加大返乡创业的扶持力度、引导本土人才回归以及社区居民就地就业。
同时,积极利用中专、高职和地方本科院校的优势,定向培养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人才,打造人才实践和就业高地。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要想发展经济建设,首先要做好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要想做好旅游业就必须满足旅游者在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基本六要素的需求。
另外政府要凭借旅游资源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顺应移动互联的大势,发展智慧旅游,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供便捷的综合旅游服务,增强游客对公共服务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发体验性产品
在“心灵鸡汤”盛行的年代,如果旅游活动缺乏文化内涵,文化底蕴也只有一星半点,将大大的影响人们对旅游的体验,所以应该重视文化内涵的开发。
应整合红色景区的红色文化、革命精神、历史故事与乡村旅游的乡村民俗文化、历史传说带给旅游者一份文化盛宴。在增强旅游者参与方面,策划与主题相适应的体验性活动。
例如,在江西的赣南,婺源等地区可以组织一些摘山茶,学唱赣南采茶戏,学唱当地民歌,唱红色歌谣,品山茶吟诵红色诗词,吃红米饭,喝南瓜汤,体验当年红军的艰苦生活。
乡村红色旅游的四种发展模式
红色旅游+乡村自然景观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融合红色旅游,打造独特的乡村旅游景观,形成一条红色旅游路线。给予每个自然景观的红色含义,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
红色旅游+乡村体验
把红色旅游的含义融入到农村,把长征精神融入到劳作,深入的打造农村的长征精神,吸引青少年进行农村的长征精神体验和学习。
深度解析红军的"农村包围城市",把红色革命精神融入到农村生活。这个模式没有案例,细节开发还需深入思考和设计。
红色旅游+乡村休闲度假模式
利用红色景观作为为号召,充分开发地方宜居的自然环境条件,吸引游客。长征途经的地方,很多都是偏僻的乡村,稍加开发很适合度假。
这个模式,最主要的是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的融合。比如,四川云南贵州交接那一带,气温低环境好,远离城市的干扰。这样的地方完全可开发避暑红色旅游基地。
红色旅游+农产品
依托红色旅游的知名度,赋予农产品的长征意义。在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的同时,推广农产品。在红色旅游景点周边或者交通要道上,筛选适合当地的农产品进行种植,其农产品要具有当地特色、品质优良,容易受游客喜欢的农产品。
再配合打造红色旅游节庆,当游客来了,除了红色旅游,还能带走本地特产。这样的旅游地才不至于单调乏味。
相关文章
研学首次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占中考录取成绩30%
近日,多地出台的中考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综合素质评价将被逐步纳入录取成绩。事实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转变观念推动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型、深化考试评价改革、...
2022年全国研学导师高级研修班招生启事
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引发了研学旅行发展的热潮,但是目前缺乏拥有专业知识的专业...
名家谈|张中俞:讲好贵州红色文化故事
贵州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资源几乎涵盖各革命时期,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名列“红色贵州·雄关漫漫”,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 张中俞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副研究馆员贵州的...
当诗仙太白遇上古夜郎漂流,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境内拥有1个高铁站、3个火车站,3条高速公路越境而过的桐梓县新站镇,素有“黔渝之要塞、商贸之重镇、交通之枢纽”的美誉。广受赞誉的新站镇,究竟有什么值得一去的理由?“厚”在历史相传,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的底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色,是中国梦的底色,是当代文化的底色。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灿烂文脉和用生命铸就的不朽丰碑。红色文化,...
中学生研学旅行新闻报道
中小学生为什么要参加研学旅行?中小学生为什么要参加研学旅行?现在教育部下发通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组织研学旅行,让学生走出去研学。为什么研学旅行纳入素质教育,中小学生参中小学生为什么要参加研学旅行?中...
吴国平:培养出适应未来的学生,要关注这5个“力”
作者:杜京虹整理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中国教育报校长大会于7月29日至7月31日在四川乐山举办。本届校长大会主题为“奔向2035,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汇聚来自各地的知名校长,共同探讨学校教育现...
十二背后全国中小学生 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简介
十二背后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是教育部 2018 年评定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也是遵义市教育局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 基地。十二背后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位于贵...
《研学旅行服务规范》
《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国家旅游局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研学旅行已经成为教育旅游市场的热点。为了规范研学旅行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引导和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发展,国家旅游局发布《国家旅游局公告(2016年3...
顾明远:“人才关在屋子里是培养不出来的。”全国研学旅行教育融合与传播研讨会召开
本刊讯(记者 吴爽 宋欣园 摄影 周少凯)5月26日,全国研学旅行教育融合与传播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社、光明网联合举办,《教育...
为什么研学旅行会特别受欢迎?
2016-12-19 来源:教育部 无需讳言,今日中国很多地区不敢组织学生开展野外活动,这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瓶颈,或者说是一个顽疾。其原因也很清楚,担心发生意外事故,学校怕打官司、负不起责...
免培训费,2021年总第9期全国研学旅行指导师研修班招生
行业现状:研学导师需求量大:研学是一个超千亿的新市场,当前研学导师人才紧缺,前景看好,持证上岗是关键 随着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的出台,...
跟着作家去研学“走进中国诗乡绥阳(5天4晚写作研学营)
爆火的《中国诗词大会》也让很多人重新拾起了对诗词的喜爱,您是其中之一吗?如果你也想以诗会友,将诗词,研学、旅行、完美的体验出来,中国诗乡随时欢迎您的到来!这是健康行业,科技行业,文化产业正在迅速发展的...
如何“读懂中国”?习近平这样说
今天,2019年“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在广州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遇到一些曲折困难,但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各国利益日益交融、命运更加休戚与共是...
乐游遵义(2/6) │ 探寻先辈足迹,来一趟不忘初心的红色遵义寻根之旅!
缅怀先人的足迹忆往昔峥嵘岁月遵义是中国最著名的红色圣地,在众多革命历史圣地中,少有哪座城市能像遵义这样,让人们在短时间内记住她的“颜色”。遵义“红”,红得精致,红得真实,街、景、人、物,都如同仔细收拾...
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
遵义红色教育—毛泽东旧居
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在此居住了10天左右(1935年1月9日至19日),是他们在长征途中滞留较长的地点之一。他们除参加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外,毛泽东和张闻天还参加了在天主堂内举行的红军干部大会,并发...
【红色研学】中国长征文化第一馆——遵义会议陈列馆
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于1934年12月18日在黎平召开会议,调整原定计划,于1935年1月初进占黔北重镇遵义。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在遵义会议纪...
“公办民办,都是亲生的” ——苏州工业园区形成公办园与民办园协调共发展局面
作者:本报记者 常晶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苏州工业园区公办园教师与民办园教师共同研讨课程游戏化。苏州华林幼儿园供图位列深圳之后,作为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江苏省苏州市超过50%为外来人口。首当...
研学热点 | 什么是数字素养智慧学习工场?
项目背景项目是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按照《智慧学习工场框架设计》和《智慧学习工场指南》进行的总体设计。按照《智慧学习工场框架设计》《智慧学习工场指南》《智慧学“数字素养智慧学习工场(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