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资讯

贵州不仅是红色文化资源富集的省份,还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红军长征在贵州经过的61个县,涉及全省9个市(州、地),占全省88个县(市、区)的三分之二以上。当年红军长征路上一朵朵鲜红的烙印,深深镶嵌于黔山秀水之间,留给贵州人民难忘的红色记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联姻旅游,谱写着一支激荡奔流的进行曲。


学生到黎平会议纪念馆进行研学旅游
“对我们而言,黎平会议有哪些意义?”在黎平会议纪念馆,讲解员每天都要回答这样的提问。“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这几个镌刻在纪念馆正门右侧石墙上的大字就是最生动的注解。80多年前,红军进入黎平,揭开了长征伟大转折的序幕,同时也播下了革命火种。
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张中俞介绍,2009年县政府在黎平会议会址对面建设了黎平会议纪念馆,以丰富、扩大革命遗址展览。2009年12月18日,黎平会议纪念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弘扬长征精神,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平台。
“我从小就是听着‘腌鱼和红军的故事’长大的。”贵州佳人食品暨詹老奶佳所腌鱼创始人詹家雨说。面对创业之初的种种苦难,詹家雨经常以红军长征精神鼓舞企业士气。“红军长征那么艰难都能完成,我让家乡特产腌鱼走出贵州这点小事还怕做不到?”正是这份坚持与果敢,不但让侗家腌鱼走出了当地,还行销海外。
这只是黎平传承红色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一个缩影。为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黎平县在脱贫攻坚的新“长征”路上快步向前迈进,凭着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因文化而兴、因旅游而盛——
紧紧围绕“侗都黎平·颐养胜地”的主题,黎平挖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黎平会议会址”为开展红色旅游的载体,将中央红军进入黎平的红色题材故事,融入具有黎平特色的侗族大歌、侗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表现力和旅游内涵,并确定了以黎平会议会址为重点,以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为主线,点、线、面与侗族风情游、国家森林公园绿色生态游相衔接、协调、互补的黄金旅游重点线路。


遵义会议会址 敖玉龙 摄
去年国庆期间,贵州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各红色旅游景区相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各种新形式祝福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值得一提的是,在红色旅游线路中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其中80后和90后占比提升至4成,报团出游者平均年龄由上一年的31岁下降到27岁。
在遵义“四渡赤水实景实战体验园”,“沉浸式红色旅游”既趣味新颖又内涵深刻,摆脱了简单的模式,融合了富有现代休闲气息的旅游元素,在去年国庆假期圈粉无数。该景区以四渡赤水战役为故事背景,拆分出若干真实历史剧情,由游客抽取随机角色卡,高度还原1935年真枪实弹的真实场景,让游客体验到当时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战斗现场。
在遵义会议会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遵义会议陈列馆内展示了大量文物、珍贵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历程。游客驻足于陈列馆的各个展厅,在与文物的近距离接触中感受着历史风云。近年来,遵义会议纪念馆年接待观众量保持在400万人次以上。
据了解,遵义接待人次超过百万的红色景区还有娄山关景区、苟坝、习水土城、大乌江景区、娄山关、四渡赤水纪念馆等。
遵义目前拥有各级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8个,红色旅游资源单体299个,红色旅游景区16个,占贵州省红色旅游景区的三分之一。遵义深挖特有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创新红色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将红色与绿色、文化与生态等相结合,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新体验。同时,遵义市还全面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目前拥有4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6个、3A级红色旅游景区3个,遵义会议红色旅游区正在积极开展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


四渡赤水纪念馆 敖玉龙 摄
习水县是四渡赤水的发轫地和主战场,而四渡赤水第一渡就是在习水县土城镇。据了解,为了保护好土城古镇,保护好四渡赤水战役遗迹遗址,习水县于2006年9月在土城古镇重建四渡赤水纪念馆。同时,依靠古镇厚重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拟定了以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文化为重点,古镇文化和民俗文化为补充,建成了占地面积1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展线2000米的综合博物馆群。现如今,土城有女红军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青杠坡战斗遗址等红色旅游产业,以及盐帮、文宋窖文化博物馆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越来越多的当地百姓吃上了旅游饭。家住土城镇群峰村的村民陈云富,在外务工一年只能挣到5、6万元,回到红色旅游小镇风生水起的家乡后,他养起了习水麻羊,通过养麻羊卖到土城镇,一年就能挣10万元左右。世代在土城经营芍汤圆的徐光梅一家依旧在人来人往的老街上,精心制作售卖芍汤圆,年收入30万元以上,日子过得红火滋润。61岁的张晓兰,则是将自家的临街老屋改造成客栈,每年收入也有近10万元。
近年来,赤水以全域旅游为契机,聚焦红色主题,探索出一条多业态跨界叠加、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在赤水丙安古镇,已有100余家商户在从事旅游特色纪念品销售,开了餐馆、茶馆等,收入大大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借红色旅游发展的东风脱了贫,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过去石斛、竹荪等,只能卖给当地人,销量相当有限,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红色旅游的带动,我们的产品不再愁销路。”丙安镇的村民王明龙高兴地说。
“鸡鸣三省景区已经成了三省交界干部群众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尤其在周末和节假日,前来这里游览的客人如织。”毕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甘德富介绍道。鸡鸣三省位于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的毕节市七星关区林口镇鸡鸣三省村。1935年2月5日,红军长征是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鸡鸣三省”会议。“鸡鸣三省”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延续和补充,为长征胜利提供了组织保障。
“2015年景区未建设以前,鸡鸣三省村在家务农人数约380人,人均纯收入3400元。自2016年景区开建后,鸡鸣三省村本村户籍常驻人口数约1600人,人均纯收入在5800元以上,光是景区建设工地就解决临时就业200余人。”鸡鸣三省村支书常勇说。
在贵州,推动旅游业发展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统计,2018年贵州省接待游客9.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00多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33.1%,带动30.3万贫困人口受益增收。2019年1-7月贵州省旅游总人数为70326.89万人次,同比增长21.6%;旅游总收入为7052.80,亿元,同比增长30.6%。特别在通过红色旅游扶贫富民措施上,贵州努力通过多种方式攻克这一难题。
未来,贵州将通过推进一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联通一批红色旅游线路等方式,努力打造成中国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并与脱贫攻坚相结合,2020年,实现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力争达到7300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620亿元。(王砚)
来源:中国旅游报
原题:《贵州:发展红色旅游 传承红色记忆》
图片:中国旅游报美丽中国行 黎平会议纪念馆
编辑:王玮
相关文章
贵州研学网研学旅行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哪里?
什么是研学旅行?对于从事研学旅行工作的机构及个人当然最清楚不过了。不过,对于圈外,我们还是要耐心的去解释什么是研学旅行?专业的角度来讲,研学旅行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
人民日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现如今,许多家长忙着工作,忙着事业,把孩子扔到学校,交给老师,什么都不管......孩子的好与坏都是老师的问题。这个观念显然是错误的!无论多好的学校,多好的老师,在孩子心中,父母的位置永远替代不了。教...
让校外教育发挥更大育人作用—— “十二五”以来全国校外教育工作综述
让校外教育发挥更大育人作用—— “十二五”以来全国校外教育工作综述 &nbs...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四维研学”锻造新时代青年成长密码
七月,在这个充满热情的夏天,贵阳信息科技学院“红炬逐光”三下乡实践队在贵州绥阳开展了一场深度“三下乡”之旅。这支由30名跨专业学子组成的团队,以“四维研学”为核心,以“沉浸式体验+反思性学习+转化式应...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31日召开会议,审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
习水举行2023年旅游推介会 推介旅游路线 公布优惠政策
4月3日,习水县2023年旅游推介会在习水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召开,会议推介了习水县红色旅游线路及红色研学线路,发布了2023年习水旅游优惠政策。红色旅游线路推介:自驾休闲两日游(出发地——中国丹霞谷景区...
研学要重视“why”、“what”和“who”,而不是“where”
21世纪的学生,除了要在课堂中学习很重要,走出校门,在游历中学习和开展课题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研学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未来的孩子应该进行什么样的研学?不是“游学”,“研学”重在“研”真正的研学...
教育: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受益者、助力者
教育: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受益者、助力者2018-12-13 来源:《光明日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陈宝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此掀开了中华民族史以及中国教...
《贵州研学网》聘请著名音乐人勒荣多吉为研学推荐官
为充分发挥自媒体在助力研学宣传推广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推介“多彩贵州,最美研学”的研学旅行主题形象,宣传展示贵州研学旅行资源,提升贵州研学旅行的知名度、美誉度,贵州研学网研究决定,聘请音乐人勒荣多吉为《...
为“研学”而来,《出发吧少年》栏目开播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牧野 4月27日,《出发吧少年》栏目开播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河南广播电视中心600演播厅举行。河南多地教育局负责人、研学领域专家、教育机构以及研学基地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据介...
2024年贵州研学旅行网各栏目征稿启事
《SLWH》由SLWH行业奖项研究院主办,由全民研学旅行智库、贵州研学旅行网为编辑单位的综合性研学旅行刊物,一年两期,拟由读者文化出版社出版。即日起,面向全国研学行业、热爱研学人士征稿。主要栏目【封面...
给你“教育孩子36计”,用好了事半功倍!
常有家长说,教育孩子就像打仗,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同的教育方法可以塑造不同的品性,培养不同的特质,必须灵活运用。贵州研学网课程研发部推荐了36个计策,帮您培养乐观、自信、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好孩子。...
好消息,免费培训!2021年总第9期全国研学旅行指导师研修班招生
行业现状:研学导师需求量大:研学是一个超千亿的新市场,当前研学导师人才紧缺,前景看好,持证上岗是关键 随着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的出台,...
研学中国-贵州合作中心挂牌。青少年国情教育计划正在进行
2024年3月22研学中国-贵州合作中心在贵州研学旅行网挂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程,研学中国-新时代青少年国情教育计划。是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由国家一级社...
研学课程如何与传统文化结合,3个实例告诉你3个因素是关键
近年来,研学主题活动课程中,国学文化、红色研学及科技类产品受颇受青睐,而这些文化元素的完美融合,正是体现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么研学课程中,传统文化研学的根本在哪儿?研学课程又该如何与传统文化...
教育也许不应该是适者生存的模式,经济越落后的地方,教育应该越给人以希望
林小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县域教育为什么在今天成为了一个被众人所关注的对象?特别是今年两会提出要振兴县域教育,可是县域教育从来都是如此地需要被振兴吗?它怎么就成为了这样一个浑身都是问题的领域呢?...
贵州研学网荐读:创新引领红色旅游持续发展
韶山毛泽东广场上人山人海 刘源隆 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今年“五一”期...
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主题教育第六次集体学习研讨会
7月29日上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主题教育第六次集中学习研讨会。省委主题教育第十三巡回指导组组长周素平到会指导。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主持会议并作总...
2024年重温”遵义会议“|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大学生实践活动等,诚邀前来接洽
培训背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利用遵义独特的革命历史资源,打上遵义精神的“烙印”,教育和引导学员继承和发展优良传...
冯新瑞:研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无处不在
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一种新途径,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的基本理念和特征 ,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拓展了综 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空间 ,丰富和发展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给综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