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贵州不仅是红色文化资源富集的省份,还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红军长征在贵州经过的61个县,涉及全省9个市(州、地),占全省88个县(市、区)的三分之二以上。当年红军长征路上一朵朵鲜红的烙印,深深镶嵌于黔山秀水之间,留给贵州人民难忘的红色记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联姻旅游,谱写着一支激荡奔流的进行曲。


    

学生到黎平会议纪念馆进行研学旅游
“对我们而言,黎平会议有哪些意义?”在黎平会议纪念馆,讲解员每天都要回答这样的提问。“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这几个镌刻在纪念馆正门右侧石墙上的大字就是最生动的注解。80多年前,红军进入黎平,揭开了长征伟大转折的序幕,同时也播下了革命火种。
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张中俞介绍,2009年县政府在黎平会议会址对面建设了黎平会议纪念馆,以丰富、扩大革命遗址展览。2009年12月18日,黎平会议纪念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弘扬长征精神,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平台。
“我从小就是听着‘腌鱼和红军的故事’长大的。”贵州佳人食品暨詹老奶佳所腌鱼创始人詹家雨说。面对创业之初的种种苦难,詹家雨经常以红军长征精神鼓舞企业士气。“红军长征那么艰难都能完成,我让家乡特产腌鱼走出贵州这点小事还怕做不到?”正是这份坚持与果敢,不但让侗家腌鱼走出了当地,还行销海外。
这只是黎平传承红色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一个缩影。为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黎平县在脱贫攻坚的新“长征”路上快步向前迈进,凭着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因文化而兴、因旅游而盛——
紧紧围绕“侗都黎平·颐养胜地”的主题,黎平挖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黎平会议会址”为开展红色旅游的载体,将中央红军进入黎平的红色题材故事,融入具有黎平特色的侗族大歌、侗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表现力和旅游内涵,并确定了以黎平会议会址为重点,以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为主线,点、线、面与侗族风情游、国家森林公园绿色生态游相衔接、协调、互补的黄金旅游重点线路。


    

遵义会议会址 敖玉龙 摄
去年国庆期间,贵州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各红色旅游景区相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各种新形式祝福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值得一提的是,在红色旅游线路中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其中80后和90后占比提升至4成,报团出游者平均年龄由上一年的31岁下降到27岁。
在遵义“四渡赤水实景实战体验园”,“沉浸式红色旅游”既趣味新颖又内涵深刻,摆脱了简单的模式,融合了富有现代休闲气息的旅游元素,在去年国庆假期圈粉无数。该景区以四渡赤水战役为故事背景,拆分出若干真实历史剧情,由游客抽取随机角色卡,高度还原1935年真枪实弹的真实场景,让游客体验到当时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战斗现场。
在遵义会议会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遵义会议陈列馆内展示了大量文物、珍贵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历程。游客驻足于陈列馆的各个展厅,在与文物的近距离接触中感受着历史风云。近年来,遵义会议纪念馆年接待观众量保持在400万人次以上。
据了解,遵义接待人次超过百万的红色景区还有娄山关景区、苟坝、习水土城、大乌江景区、娄山关、四渡赤水纪念馆等。
遵义目前拥有各级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8个,红色旅游资源单体299个,红色旅游景区16个,占贵州省红色旅游景区的三分之一。遵义深挖特有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创新红色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将红色与绿色、文化与生态等相结合,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新体验。同时,遵义市还全面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目前拥有4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6个、3A级红色旅游景区3个,遵义会议红色旅游区正在积极开展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


    

四渡赤水纪念馆 敖玉龙 摄
习水县是四渡赤水的发轫地和主战场,而四渡赤水第一渡就是在习水县土城镇。据了解,为了保护好土城古镇,保护好四渡赤水战役遗迹遗址,习水县于2006年9月在土城古镇重建四渡赤水纪念馆。同时,依靠古镇厚重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拟定了以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文化为重点,古镇文化和民俗文化为补充,建成了占地面积1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展线2000米的综合博物馆群。现如今,土城有女红军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青杠坡战斗遗址等红色旅游产业,以及盐帮、文宋窖文化博物馆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越来越多的当地百姓吃上了旅游饭。家住土城镇群峰村的村民陈云富,在外务工一年只能挣到5、6万元,回到红色旅游小镇风生水起的家乡后,他养起了习水麻羊,通过养麻羊卖到土城镇,一年就能挣10万元左右。世代在土城经营芍汤圆的徐光梅一家依旧在人来人往的老街上,精心制作售卖芍汤圆,年收入30万元以上,日子过得红火滋润。61岁的张晓兰,则是将自家的临街老屋改造成客栈,每年收入也有近10万元。
近年来,赤水以全域旅游为契机,聚焦红色主题,探索出一条多业态跨界叠加、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在赤水丙安古镇,已有100余家商户在从事旅游特色纪念品销售,开了餐馆、茶馆等,收入大大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借红色旅游发展的东风脱了贫,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过去石斛、竹荪等,只能卖给当地人,销量相当有限,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红色旅游的带动,我们的产品不再愁销路。”丙安镇的村民王明龙高兴地说。
“鸡鸣三省景区已经成了三省交界干部群众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尤其在周末和节假日,前来这里游览的客人如织。”毕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甘德富介绍道。鸡鸣三省位于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的毕节市七星关区林口镇鸡鸣三省村。1935年2月5日,红军长征是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鸡鸣三省”会议。“鸡鸣三省”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延续和补充,为长征胜利提供了组织保障。
“2015年景区未建设以前,鸡鸣三省村在家务农人数约380人,人均纯收入3400元。自2016年景区开建后,鸡鸣三省村本村户籍常驻人口数约1600人,人均纯收入在5800元以上,光是景区建设工地就解决临时就业200余人。”鸡鸣三省村支书常勇说。
在贵州,推动旅游业发展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统计,2018年贵州省接待游客9.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00多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33.1%,带动30.3万贫困人口受益增收。2019年1-7月贵州省旅游总人数为70326.89万人次,同比增长21.6%;旅游总收入为7052.80,亿元,同比增长30.6%。特别在通过红色旅游扶贫富民措施上,贵州努力通过多种方式攻克这一难题。
未来,贵州将通过推进一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联通一批红色旅游线路等方式,努力打造成中国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并与脱贫攻坚相结合,2020年,实现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力争达到7300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620亿元。(王砚)
来源:中国旅游报
原题:《贵州:发展红色旅游 传承红色记忆》
图片:中国旅游报美丽中国行 黎平会议纪念馆
编辑:王玮
相关文章
如何还原过去的花茂村?《花繁叶茂》背后的故事不简单
花茂村是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找到了乡愁”的地方。近年来,在党的扶贫政策指引下,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顽强拼搏、砥砺奋进,让花茂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蜕变,成为黔北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奔小康的一个缩...
2022年全国研学旅行指导师研修班培训项目招募加盟合作单位\n
行业现状:研学导师需求量大:研学是一个超千亿的新市场,当前研学导师人才紧缺,前景看好,持证上岗是关键 2016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指出,应至少为每个研学旅行团队设置一名...
十螺课堂面向全国诚招创业合伙人
十螺课堂-个人品牌打造和创业孵化平台,内容涵盖游学写作、研学旅行,国学文化、家庭教育、职业技能、学历提升等文化教育咨询服务。也是提升心灵空间,修心成长、提升智慧的综合素质教育平台。从2019年发展至今...
全民研学旅行杂志战略合作伙伴暨联盟成员单位招募启事
《全民研学旅行》2020年12月诞生于红色名城贵州遵义,由读者文化出版社出版,贵州十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独立运营。是一本专注研学导师、研学机构、研学受众者的研学教育杂志;是一本立足遵义,面向全国,注重质...
好消息,免费培训!2021年总第9期全国研学旅行指导师研修班招生
行业现状:研学导师需求量大:研学是一个超千亿的新市场,当前研学导师人才紧缺,前景看好,持证上岗是关键 随着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的出台,...
十二背后研学丨城北实验学校娄山关红色文化之旅
10月23日,绥阳县城北实验学校五、六年级学生在十二背后全国中小学研学基地导师的带领下走进娄山关,开启红色文化研学之旅。绥阳县城北实验学校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投资9000余万元新改扩建的一间...
十二背后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发布系列课程
(原标题:以游促学 以学为主 十二背后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发布系列课程)图为参加体验研学课程的孩子们在认真听老师讲解。 自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来,十二背后研...
贵州研学网导师团(筹备)招募成员
贵州研学网,全称“贵州研学旅行网”,(www.gzyxw.com.cn)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核准备案,公安备案。创始于2019年6月。是中华儿童文化促进会研学与营地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研学中国贵...
马钧、董振坤 :《研学旅行辅导教师胜任力现状调查》
作者:马钧、董振坤 来源:中国农村教育 研学旅行辅导教师胜任力现状01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是研学旅行辅导教师最为基本的胜任力,同时也是最容易理解...
遵义:“红色+”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遵义是贵州第二大城市。1935年,红军长征在此转战3个多月,彪炳史册的遵义会议在这里召开,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传奇在这里流传,毛泽东也在这里挥毫写就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传世名作。从遵义会...
2021年第二批全民研学旅行智库(杂志)成员单位名单公示
各相关单位:根据全民研学旅行智库(杂志)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经审核,第二批共有15家申请单位符合要求,拟批准成为全民研学旅行智库(杂志)成员单位,授予期限为2021年8月6日至2022年8月5日。现...
2019遵义市首届十大恩爱夫妻评选圆满揭晓!
本网讯:2019年8月7日晚,由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遵义市新媒体联合会联合举办的“遵义书苑”杯 遵道行义—触动心灵,遵义市首届“十大恩爱夫妻”颁奖晚会在遵义红花岗区凤凰山国际会展中心五楼会议厅...
入研学资源库九大好处!贵州研学旅行网持续做好内容优化和会员服务
诚邀各大研学机构入库:贵州研学旅行网研学资源库主要设立研学基地,省内研学,省外研学、高校研学、国际研学、研学宝典、师资培训、论坛峰会、专家智库等栏目。其核心功能在于服务研学机构和研学需求者,为研学人及...
遵义会址/遵义红色教育培训方案
一、培训背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
全国评选启事 | 第二届南方青少年文学奖征稿!
十螺文学艺术院,简称“十螺文学院”,前身是2014年在上海创办的无忧诗社,该诗社2018年在上海市民文化节中获最美诗社奖。于2019年5月整合为十螺文学艺术院,并在遵义挂牌。南方青少年文学奖(原十螺青...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遵义红色文化研修班(4天3晚),可定制
一、培训背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
研学中国-贵州合作中心挂牌。青少年国情教育计划正在进行
2024年3月22研学中国-贵州合作中心在贵州研学旅行网挂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程,研学中国-新时代青少年国情教育计划。是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由国家一级社...
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主题教育第六次集体学习研讨会
7月29日上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主题教育第六次集中学习研讨会。省委主题教育第十三巡回指导组组长周素平到会指导。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主持会议并作总...
“陶承天下,五育并举”——荣昌区中小学四千名学生基地社会实践活动
12月12日—18日,荣昌区10所中小学四千余名师生,来到了荣昌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了“陶承天下,五育并举”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学生们都带着学习荣昌陶文化的任务而来。基地老师带领下,...
贵州研学网讯 | 春季旅游热潮引爆!东南亚入境旅游首发团抵达乌江寨!
最是一年春好处,草木蔓发,万物复苏,乌江寨焕发着勃勃生机与蓬勃气象。春游贵州,乌江寨当然是首选。鲜花、美景、草长、莺飞,适宜的温度也在引诱着大家那颗蠢蠢欲动想要旅行的心,不少国际旅人也频频到访,感受乌...





















 贵州研学网
贵州研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