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资讯
1.人民日报:加班真是害死人!
有效加班能在一定时间内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但如果加班太多以致“过度”,造成的危害或许更大。个人要钻研业务、提高效率,单位在安排工作时,也应统筹考虑,既压担子又减包袱,努力减少被动加班,避免无效加班。
一位朋友在出版社工作,以前,由于活儿多,约稿、组稿、审稿,上班时总也完不成,晚上加班成了常事,一周内难得回家吃一次晚饭,家里人意见很大。最近,朋友改变了工作方式,提高效率,尽量在上班时间完成工作,几周下来,几乎每天都能按时回家,活儿也干得很出色。朋友说:“一家人围在餐桌前吃晚饭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回家吃饭,本来是生活中最寻常不过的事。很多人都记得童年时被长辈喊回家吃饭的情景,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饭桌上大碗小碟散发的菜香,是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今天,我们在职场奋力打拼,为理想日夜奔忙,许多人不经意间已经忘了与家人共进晚餐的滋味。按时回家不容易,动辄加班成常态。
大家为什么总在加班?
一是个人工作效率低,活儿干不完。同样一项工作,有的人思路清晰,上手快,有的人找不着感觉,摸不着头脑。如果业务不熟,做事拖沓,上班时间完不成工作,晚上加班就不可避免,甚至“长”在了办公室。
二是单位管理不科学,越干活儿越多。一些单位不重视员工休息权,明明不是急活儿、紧活儿,偏偏要临近下班了才召开会议、布置任务,这种不合理的工作节奏,放大了紧张情绪,加重了加班负担。
三是社会观念有误区,无效加班多。有的单位即使能够按时下班,但由于在不自觉中形成了一种“加班文化”,按时下班似乎成了工作不积极的同义词。明明可以按时下班,偏偏互相比着看谁熬得久、走得晚。这种一味消耗时间、人浮于事的无谓加班,尤其令人反感。
应当承认,有效的加班能在一定时间内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我国周边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腾飞,勤奋的加班文化曾是一个重要因素。
但更要看到,如果加班太多以致“过度”,造成的危害或许更大:频频加班影响家庭幸福,加剧心理压力,由此导致的职业病现象也比较突出。至于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无谓加班,更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毫无益处。严格执行劳动法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让职工快乐生活、体面工作,不仅合乎法律制度,也顺应时代潮流。
当然,不提倡过度加班,并不是说就允许敷衍本职工作。一方面,个人应注意钻研业务,提升能力,避免拖沓。另一方面,单位在安排工作时,应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统筹好,特别是充分考虑时间要求,既要给员工压担子,又要减包袱,让工作任务与时间要求相匹配。当发现有人经常加班时,应认真分析原因:是任务量增加、工作流程不顺畅?还是业务不熟、能力不够、效率不高?然后对症下药,改进安排,加强培训,增强能力。对无法避免、不得不进行的加班,应及时给予补偿,努力减少被动加班,避免无效加班,杜绝无谓加班、无偿加班,让员工能够始终保持正能量、好心情,使工作与生活张弛有序,松紧有度,节奏更合理。
2.人民日报: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也是形式主义
对于各种各样的工作台账,基层干部并不陌生,可以说是对此不堪其苦。不同的部门要求不一样,要应对上面的检查,基层干部不得不在工作中随时准备好几本台账。不管工作做没做,也不管有没有效果,只要落在了纸上,只要留下了痕迹,也就算了交差。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主义。面对各条线上的检查,面对各个部门的检查,基层单位少不了一大堆资料盒,一大堆工作台账,一大堆文件。只要是谁的文件多,资料多,文件盒子多,谁的资料做得扎实,环环相扣,图文并茂,有安排,有部署,有“效果”,换句话说只要在文件堆里能够看到“落实的过程”,也就会得高分。
这样一来,下面知道上级部门的路子,就想方设法的做纸上文章,于是只要一开会,各种会标就不断变换,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就会不断的照相留底。大家各取所需,把领导和参会人员当成了道具和木偶。各种简报信息就纷纷出笼,各种抓落实的材料就装进了文件袋。虽然基层干部也深知这是一种弄虚作假,但迫于上级要求,也只能一假到底了。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现象出现在基层,根子其实在上面。客观人员工作要求有痕迹本来没有错,毕竟要体现一种政策抓落实的过程,这是本身也是一种督导方式,但如果过分讲究和要求“痕迹”,这就变了味。
说到底还是因为上级干部或相关部门缺乏一种务实精神。到基层检查工作只是走马观花,看看基层的台账做得咋样,看看基层的工作痕迹如何,而没有亲自到田间地头,没有在街头巷尾,没有深入基层群众去调查了解,久而久之,上面有所好,下面有所效,也就形成了一种默契和惯例。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危害不小。不要以为这种凡事要求“工作留痕”现象是一件小事情,其实无论是对基层工作,还是对上级领导都会带来巨大危害。对于基层干部而言,为了应对上级检查,成天搞一些“纸上谈兵”,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让基层干部身心疲惫,产生困惑。一方面要面对诸多的矛盾问题,要推进各项具体工作;一方面却要抄抄写写,要落到纸上,搞得狼狈不堪,疲于奔命。对于上级干部而言,如果只是注重纸面上的问题,而缺乏实际调研,就会空对空,在制定政策时就会悬空。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必须彻底根治。首先要把这种形式主义变种揪出来,从领导干部自身做起,带头进行整改落实,不必要的纸面检查必须要剔除,不能给基层干部增添负担。从领导干部抓起,从领导干部改起,大力倡导基层调研之风,不以书面痕迹为依据,而以干部足迹为依托。其次要优化考核设置,在目标考核中注重基层群众的口碑和工作实绩的参照,而不是在纸堆里搞考核。
3.人民日报:
发文电过多!要材料太急!
“上午刚接到通知,下午下班前就要反馈情况。每天类似通知一个接一个,时间紧、任务急、人手少,让人身心俱疲。” 近日看望一位在乡镇工作的同学,发现桌上各种文件夹里密密麻麻套着很多小文件夹,一问才知都是需要尽快上报的各种材料。
一些地方政府和上级机关热衷于“文来文往,以布置代替落实”,大事小情总爱下个通知,大小工作都想列个图表,大小问题都得发个指导意见,还要求层层书面上报。尤其,最近关于各地精准扶贫过程中表格资料名目繁多、任务繁重的问题引起了不少基层扶贫干部的共鸣。一些地方出台的扶贫表格名目越来越多,程序越来越繁琐,不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导致很多基层驻村干部忙于应付填表和检查,而没有精力去做实际的工作。
上级领导机关是作风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推动者,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和指示灯,既负有领导责任,也负有示范责任。领导干部要带头身体力行,知责明责,少些“纸上谈”,多些“现场干”,紧紧抓住群众普遍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找对策。以“面对面”的引领,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而不能习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那样只会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讨人嫌。
来源 | 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美育大会启动!2024年校园诗歌艺术展演(诗歌 朗诵 书法等)作品/节目征集暨合作伙伴招募启事
活动背景Activity background01 少年中国 · 华夏未来 “少年中国、华夏未来”新时代青少年美育大会是国家一级社团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创办的大型青少年艺术展演展...
贵州十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暨贵州研学网成立仪式在遵义举行
2019年6月10日下午三点,贵州十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暨贵州研学网成立仪式在遵义汇川区圆满举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绥阳诗歌学会会长黄明仲,遵义民族文化艺术院院长赵论书,绥阳蓝天学校校长李...
遵义会议精神红色主题教育培训班长期招生
一、培训背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
当千年土司遇上风华正茂//记录学生眼中的海龙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一个人如果有时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心灵总该有一个在路上研学旅行恰好将...
第十八届“希望杯”写作研学实践活动通知山东省丨山西省丨河南省丨江西省丨安徽省丨贵州省丨甘肃省丨青海省丨宁夏自治区丨
活动总导师:谢冕、杨红樱从2002年至今,“希望杯”写作研学活动已踏过了二十载的岁月,即将迎来二十岁的生日。二十年风云激荡,探索实践,千万名学子在此挥洒笔墨、书写芳华。二十年躬耕教育,传承师道,将写作...
【法律指引 (二)】 旅行社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降低对旅游活动影响的有关指引
2020年1月21日,广东伟然律师事务所发布了《旅行社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降低对旅游活动影响的有关指引》,2020年1月22日,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了《武汉市文化和旅...
2019遵义市首届十大恩爱夫妻评选圆满揭晓!
本网讯:2019年8月7日晚,由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遵义市新媒体联合会联合举办的“遵义书苑”杯 遵道行义—触动心灵,遵义市首届“十大恩爱夫妻”颁奖晚会在遵义红花岗区凤凰山国际会展中心五楼会议厅...
第二届南方青少年文学奖暨首届青少年阅读与写作研学实践交流会启动,报名截止11月30日。
十螺文学艺术院,简称“十螺文学院”,前身是2014年在上海创办的无忧诗社,该诗社2018年在上海市民文化节中获最美诗社奖。于2019年5月整合为十螺文学艺术院,并在遵义挂牌。南方青少年文学奖(原十螺青...
第三期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班)火热招生,仅剩27个名额
强烈推荐,考前必读!家 庭 教 育 指 导 师(高 级)100万人才缺口。家庭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点领域之一。国家重点关注家庭教育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如何...
2023年“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遵义会议精神红色主题教育(6天5晚)
一、培训背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
研学旅行|当代青少年与传统历史的隔空对话
2019年不仅是文旅融合元年,也是研学旅行快速发展的一年。作为旅游行业的新风口,研学旅行将体验式教育和旅游深度融合。学生收获的不只是单纯的游玩体验,还能感受历史、学到更多知识。研学旅行的选择基地有很多...
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5周年活动“胜利”举办
遵义会议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遵义会议的重大历史贡献,永载史册、永放光辉。2020年1月7日,转折小...
遵义会议纪念馆: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清晨的阳光洒在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上,临街的商铺还未开门迎客,众多游客已围聚在熠熠生辉的“遵义会议会址”牌匾下拍照留念,随后步入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遵义会议会址。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四维研学”锻造新时代青年成长密码
七月,在这个充满热情的夏天,贵阳信息科技学院“红炬逐光”三下乡实践队在贵州绥阳开展了一场深度“三下乡”之旅。这支由30名跨专业学子组成的团队,以“四维研学”为核心,以“沉浸式体验+反思性学习+转化式应...
中小学研学旅行辅导员(高级)职业技能班招生报名中
强烈推荐,考前必读!研学旅行人才培养已成为研学教育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小学研学旅行辅导员(师),人才缺口大。研学旅行已成为中国学生的需要,是中国教育的呼唤,根据全国中小学生数据来看,研学旅行...
十螺文学院
十螺文学艺术院,简称“十螺文学院”,是贵州十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文学机构,院长梁敬泽。发展历史十螺文学院前身是2014年在上海创办的无忧诗社,该诗社2018年在上海市民文化节中获最美诗社奖。2019...
贵州遵义:实景剧本引领游客探寻红色文化
在贵州遵义,人气最旺的景点莫过于遵义会议纪念馆。“五一”长假期间,位于红花岗区子尹路上的遵义会议纪念馆每天都人潮涌动,从早到晚都有人围聚在“遵义会议会址”牌匾下拍照留念。据初步统计,小长假期间,遵义会...
研学课程如何与传统文化结合,3个实例告诉你3个因素是关键
近年来,研学主题活动课程中,国学文化、红色研学及科技类产品受颇受青睐,而这些文化元素的完美融合,正是体现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么研学课程中,传统文化研学的根本在哪儿?研学课程又该如何与传统文化...
人民日报推荐给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文章不长,价值非凡
生活应删繁就简,只有简单的生活方式,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真真切切的幸福。极简生活并不是指吃饭只吃一个菜,舍不得花钱等,而是放弃无效的事情,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做一些有用的事,从而获得更大的快乐和...
教育也许不应该是适者生存的模式,经济越落后的地方,教育应该越给人以希望
林小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县域教育为什么在今天成为了一个被众人所关注的对象?特别是今年两会提出要振兴县域教育,可是县域教育从来都是如此地需要被振兴吗?它怎么就成为了这样一个浑身都是问题的领域呢?...